地暖采暖對地暖管鋪設的要求
地暖采暖對地暖管鋪設的具體要求如下:
一、管道間距與布局要求
標準間距范圍:地暖管間距通??刂圃?5-25cm,外墻區域需加密至10cm左右。
區域差異調整:寒冷區域或熱負荷高的區域(如靠窗處)建議15cm間距,普通區域可放寬至20-30cm。
管道長度限制:單根管道長度應小于120米,單個回路長度建議控制在85-115米,避免水循環不暢。
環路數量限制:最多不超過8個環路,確保系統平衡。
二、施工工藝規范
固定方式:
卡釘固定(濕法地暖常用)。
蘑菇板固定(不損傷保溫層)。
鋼絲網+扎帶固定(穩定性高,施工復雜)。
鋪設路徑要求:
管道應平直,彎曲半徑不小于管徑8倍,角度不大于45°。
推薦回折型鋪法(溫度均衡性佳),小空間可采用平行型或雙平行型。
接頭與清潔:
嚴禁地暖管有接頭,防止漏水隱患。
施工前需清潔管道內部雜質,避免堵塞。
三、材料與結構要求
保溫層處理:
保溫板厚度2-3cm,接縫需密封防冷橋。
地面潮濕區域需鋪設反射膜和防潮地墊。
分水器安裝:
分水器與集水器間距200mm,安裝位置需干燥、隱蔽。
地面處理:
地面需平整干燥,含水率<18%,濕度45%-85%。
禁止地面打釘,預埋管線需標記。
四、水溫與安全控制
水溫限制:供水溫度不超過65℃,防止水泥地面過熱釋放有害氣體。
伸縮縫預留:大面積鋪設時需預留伸縮縫,防止熱脹冷縮導致管道破裂。
五、驗收與維護要求
壓力測試:
首次水壓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.5-2倍(≥0.6MPa),穩壓1小時壓降≤0.05MPa。
二次測試壓力≥0.6MPa,24小時后壓降不低于0.6MPa為合格。
溫度測試:需檢測地面溫度分布均勻性,避免局部過熱或過冷。
六、其他注意事項
管材選擇:優先選用PE-X、PE-RT或鋁塑管等耐高溫、壽命長的材質。
回路設計:需根據房間朝向、保溫性能等調整間距,避免“冷熱不均”。
回填規范:使用低標號水泥可能導致開裂,需定期養護。
以上要求綜合了國家標準(如《地暖施工規范》第531條)和行業實踐經驗,需在施工中嚴格執行以確保系統安全性和采暖效果。
地面輻射采暖簡介
地面輻射換熱,從下而上地輻射熱量,腳熱身暖頂涼。地暖采用地下鋪設方式,將需要采暖的地方均勻分布熱量,克服了傳統空調采暖以及散熱片的氣流分布不均現象。
三種散熱形式的比較(優點、缺點)
散熱形式
空調-特點:優點:壞保、安全、制熱迅速。缺點:垂直溫度落差明顯、干燥、有噪音。
散熱片-特點:優點:自然對流、提高了舒適性。缺點:近熱、遠涼、熱量不均勻。
地暖-特點:優點:足暖頭涼、溫度分布更均勻、溫度恒定。
理想的散熱形式–地暖
由于地面及混凝土層蓄能量大、熱穩定性能好,因此即使在間歇運行的條件下也能保持室溫的穩定和均衡:
采用地板輻射采暖系統,室內地表溫度均勻,室內空氣溫度場分布比較合理,人體直覺的舒適度較高,充分滿足人體熱舒適度。
濕法:濕法地暖是鋪設在水泥層里面,在水泥層上直接鋪地板或地磚